日志详情

写作教学

王晓云2023/2/10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学会根据原文主题内容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避免偏离主题太远,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改写
   教学难点:合理改写
  教学过程
  一、认识改写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有人曾将唐诗《枫桥夜泊》改写成一篇散文,你觉得他改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幻灯片

学生畅谈对改写文的看法,教师总结。
  二、教师讲授改写方法
  改写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一)改变文体
  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以文本为例,我们可以把《沁园春·雪》这首词改写为写景抒情的散文,还可以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为记事抒情散文,可以把李白的《行路难》改写为抒情散文,可以把刘禹锡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改写为叙事抒情散文。
  再如,可以把之前学过的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改写成剧本。

(二)改变语体
  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以本册书上第三单元的文章为例,我们可以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三篇文言文,改写为白话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改写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把握作者的精神品质。
  (三)改变角度
  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以本册书的课文为例,我们可以把《孤独之旅》和《范进中举》改成用第一人称来写,也可以把《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的口吻来写,还可以从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角度来改写《智取生辰纲》。另外,可以按时间顺序来改写《我的叔叔勒》,或者按倒叙来写《孤独之旅》,等等。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三、改写的方法

1.忠于原文,掌握内容。

要先读懂原文,理解内容,把握要点。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改写,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改写的内容紧紧围绕主题,紧扣人物特点、思想感情、写作重点。

2.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例如,把古典文学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3.合理想象,适当扩展。

补充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等。

4.详略得当,结构完整。

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详略得当。对照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要有所创新。认真构思,讲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前后的照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5.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

、改写的注意事项
  1.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例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2.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例如,改写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五、改写遵循的原则

1.改写要有章法可依。

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要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2.要把握原文精神。

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张本。要领会原文的主题、人物、情节、表达方式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对改写的体裁、人称、语体以及字数限制要心中有数。

3.要明确中心与标题。

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改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

4.要有自己的风格。

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在写作过程中,要避免千文一面,尽量体现自己的语言、行文风格,既区别于原文,又富个性。

六、写作训练

(1)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提示: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例文评析:

《塞翁失马》改写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邻居们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事?”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点评:

 1. 抓住主要情节,不改变原意。按照原文“失马—得马—儿摔伤—保性命”这一系列祸福转换的情节进行改写,保证了故事主要内容和寓意的一致性。

 2.适当的想像和细节描写。文中对塞翁的神态描写极为传神,如“不以为意”“释怀地劝慰”“忧心忡忡”等 ,特别是对塞翁儿子得到胡人骏马后因得意忘形而摔断腿的情节,描写细致,感情色彩浓厚且富有感染力。

(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只改写课文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提示: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例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以写作二、三为例,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写作实践。教师进行写法指导,完成之后先进行组内互评,选出最好的一篇,再在班级里进行美文共赏。作者朗读,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其他学生进行自由评。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七、拓展延伸

     改写《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上一篇: 《阿长与山海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