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古诗词三首

刘兵言2022/3/8分类:教学设计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展示古诗词描写的对象,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大意,揣摩古诗词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了解诗意,体会诗词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农村的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文诗词,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词描绘的淳朴画面,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诗歌导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风光美好的田园不仅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净土,在古人心中更是陶冶情操的世外桃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田园风光的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词。重点指导多音字宿、剥

2.学生朗读古诗词,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蝶、篱、茅、檐、翁、笼”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杂、稀、蜻、蜓、徐、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宿、赖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猜谜识字示例:

一百个人顶着宝盖在夜里睡觉。(谜底:宿)

受人束缚是因为负债累累。(谜底:赖)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上部是,写得比较扁平,下部竖钩的左右两点呼应。

的偏旁是,捺画变成了一点,右部是,重心在一条线上。

右边的上下占格相等。

宿是上下结构,下部右边是,中间只有一横。

是左右结构,偏旁要上下伸展,捺变成点,右部内部为长短不一的三横,部扁小。

的上部比较扁宽,下部两部相同。

是左右结构,左部的四点向心,右部的挺直。

易错提示:

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部是,注意不要写漏了最上面的一点。

的偏旁是,右部是,上边是长短不一的三横,中横最短,底横最长,注意不要写错了,底部的注意留空。

中部是,注意不要错写成

的偏旁为而非,注意不要写漏一撇。

的偏旁是⺪”,注意不要错写成了

“笼”的上部“龙”的横笔写在中线上,不要忘了加撇。

右部为,注意不要错写成

 

(3)多音字。

宿xiǔ:一宿(sù:宿舍 风餐露宿)

bāo:剥皮 剥花生(bō:剥夺 剥削)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余:徐(徐徐)—(涂鸦)—(除非)—(旅途)

:杂(杂乱)—(肃杀)

禾:稀(稀少)—(和平)—(私自)—(秋天)—(种子)—(积累)—(科学)—(称职)—(秒表)

青:蜻(蜻蜓)—(请求)—(清水)—(精明)—(晴天)—(感情)—(眼睛)

廷:蜓(蜻蜓)—(挺直)—(家庭)

余:徐(徐徐)—(涂鸦)—(除非)—(旅途)

艹:茅(茅屋)—(艺术)—(小草)—(菜花)—(苍白)—(发芽)

录:剥(剥削)—绿(绿色)—(忙碌)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韵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成阴。儿童/急走//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让学生自由吟诵诗词,读准字音,把握吟诵节奏。

 3.了解作者。

明确: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谥号忠敏,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4.词语释义。

明确:杂兴:随兴而写的诗,这里读xìn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疏疏:稀疏。

阴:树荫。

清平乐:词牌名。这里读yuè

村居:词题。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诗人指顽皮、淘气,这里读

5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古诗的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并结合注释说说它的体裁和大概意思。

明确:初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意是: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显得稀稀落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2)诗的第一、二句用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农村夏季的特点?

明确:梅子、杏子、麦花、菜花。

(3)哪一句诗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为什么?

明确:日长篱落无人过。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简单赏析最后一句惟有蜻蜓蛱蝶飞

明确:最后一句的大意是: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以蜻蜓和蝴蝶的飞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5)简单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表现了一派田园农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江南初夏田园景色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学者称其为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原字________,后改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

明确:宋 范成大 石湖居士 宋 辛弃疾 坦夫 幼安 稼轩

2总结。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反映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词语听写:杂草  稀疏  篱落  蜻蜓  蝴蝶  宿舍 徐徐行进 茅檐 翁媪 无赖 剥莲    

 2.导入新课:我们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四时田园杂兴》一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学生背诵)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同样描写农村生活的《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村居》。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古诗的理解。

(1)说出体裁和古诗大意。

明确:《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七言绝句,大意是: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新叶长出却还尚未形成树荫。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2)从哪一句诗可以看出此诗描写的季节?是什么季节?

明确:树头新绿未成阴。春季。

(3)此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哪些景物点明了地点?

明确:乡村。篱笆和小路。

(4)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哪两句诗采用动态描写?哪两句诗采用静态描写?

明确: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5)最后一句诗人为什么说飞入菜花无处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状态?(放出油菜花的图片)

明确:因为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表达了儿童们东张西望,搜寻无果的焦急状态和失望情绪,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6)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明确:新绿、菜花。

(7)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一副生机勃勃的农村暮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恬淡自然的农村生活和清新宁静的暮春风光的喜爱之情。

2.学习《清平乐·村居》,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古诗的理解。

(1)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示例:居住在乡村、乡村生活、乡村人家的生活……

(2)自由朗读这首词,边读诗边思考:词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明确: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3)词下片中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明确:字使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

明确:亡赖在这里是顽皮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小孩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流露出词人的欢喜之情。

(5)你现在能翻译这首词了吗?

明确: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老翁、老妇?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令人喜欢的是小儿子十分顽皮,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6)这首词作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诗中点明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

明确:① 宋 杨万里 诚斋先生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②篱落疏疏一径深 儿童急走追黄蝶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惟有蜻蜓蛱蝶飞  ④茅檐低小 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明确: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新叶长出却还尚未形成树荫。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显得稀稀落落。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老翁、老妇?

 2.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本文,你们感受到了诗人笔下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了吗?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课下搜集并阅读更多有关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二十五)(杂兴(其)菜花稀疏()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公店(市徐)飞入 无处寻(动态描写:急走 追)春景象(的农村暮)

清平乐·村居小儿:卧剥莲蓬(中儿:正织鸡笼)生活(田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三月桃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