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创设情境,激发感悟
刘芳2022/1/7分类:教学感悟
经历过一次考试,考的好与不好,学生似乎都有些心浮气躁。心静不下来,怎么可能有学习的高效率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引导他们。但怎么引导呢?讲一些大道理,估计他们一听就烦。那得另辟蹊径。我思来想去,感觉得找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做切入口,让他们自己明白才行。
有一天中午,女儿正拿着乒乓球玩,忽然我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下午上课前,我用一黑塑料袋把一个乒乓球、一个小石块、一个用食用油桶剪成一半的盛水器皿装起来,走上讲台,故作神秘的对学生讲:“今天呀,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同学们充满期待的看着我。我先掏出盛水器皿递给第一排的一个学生:“麻烦你去外面接一些水,不要太满。”不到一分钟,学生回来了。“谢谢!”我笑着说,“好。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我一手举乒乓球,一手举小石块。学生当然看得一清二楚。“接下来,我把它一一放入水中,看会怎么样。”也很显然,一浮一沉。现在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看到了吧?想想为什么?乒乓球和小石块又分别能象征什么呢?你又悟出了什么呢?”(终于倒出了葫芦里的药,还是与思考、写作有关)
“同学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十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感悟交上来。别忘了,语言要简练,且富含哲理哟!”
学生们开始认真思考、讨论交流,十分钟后均完成任务。我让学生一个组一个组地念过去,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学生能有这等奇思妙想。有的与我设计的初衷不谋而合,有的虽背道而驰却也很有道理。可以说,这次的设计是成功的,学生们经历了一个思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检测,自思自悟,受益匪浅。而我也悟到了一点:千万不可小瞧了学生的能力。
请看学生们写出的感悟:
第一组: 心无杂事、琐事,则漂浮学海,不起不落,不浮不沉,稳而机警,上有疑可从师,下有惑可阅群书,此善学也。
浸没而隔于世,沉寂而止于书,或可端庄而稳于表,然则死学也。
第二组: 心灵的沉着,使你拥有的是知识海洋最深处的精华。
心态的上浮、下沉决定你知识的高度。
犹如下沉的石子,沉着的心态等待你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精神的富足,心底最纯洁的快乐。
第三组: 一粒石子虽小,但它会努力沉入海底,这是它人生的意义。乒乓球虽大,但它总是漂泊在海面,不会沉入海底,直到生命的结束,它依然不会沉下来。我们要做一粒小石,让知识充实我们的头脑,用拼搏来装饰人生,让生命无限充实灿烂。
第四组: 成功是由心态决定的。
我们希望别人鲜活的事例像一粒石子,投入大家的心湖,激起一层又一层接连不断的涟漪,督促自己奋发有为,超越自我,而不是沉入湖底,了无痕迹。
第五组: 乒乓球体积虽大,内心空虚,浮躁,终不能沉入水底,享受那自然的清凉。石头体积虽小,但内心充实,终能在载歌载舞的春水中,成为鹅卵石。我们要做石头,这是我们的追求。
第六组: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而在上面的舞者,要看舞台有多大,要看你的心有多大。
第七组: 对于学习,心态很重要,正如水中的石块儿一样,有了决心,才能一览水底世界的模样。而漂浮在水上的乒乓球,由于心中为空,且没有恒心,所以也只能观看水外的风光。 人,就应该有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最后的强者。
第八组: 知识的海洋
一瓶水,清澈透明。那些水若是知识,那么在它上面漂浮的小球便是我们。
每个人都会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是多么自由与畅快,但是我们只是在知识的表面,没有深入、没有思考,或许这也是这次受打击的原因。
我没有在意,或许认为我已经漂浮在知识的海洋中,又何必去在乎是否它的底部有那不会动弹的小石子。我是高高在上的,但不曾意识到自己已经错了。没有沉稳只有浮漂,没有安定只有漂泊。
我想稳定下来,沉入水底。
第九组: 经历过波涛滚滚的两个自我
在知识的海洋里,时间老人把我们放在了不同的地理位置上,一个漂浮水上,一个沉入水里。平静的水面上飘着的是我的幻想,平静的水面下沉着的是我的心。在人生的航程上,要做到数学四法则——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是啊,不用我说什么,大家都能看出学生的才情和能耐啦。是的,没有什么比学生的自悟更能激发兴趣、增强动力的了。或许,你告诉他们的道理,他们不一定认可,也不一定能记住,但是由他们自己悟出的道理绝对能影响他们的心灵和行为。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以及感悟能力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思维就会更活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设置情境,努力实现“情景在眼前,我在情境中”,优化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心理机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已境促学。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兴趣激昂地提高认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上一篇: 师说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