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晏子使楚

张亚辉2020/8/8分类: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南乐县城关镇北关小学   张亚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前后三次企图侮辱、取笑晏子,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楚王陷于自讨没趣,十分尴尬的处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故事表现了晏子聪明、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全面了解晕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步骤:

、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新闻报导】:刚才大家看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家总理李克强分别出国访问,都受到外国领导的热情迎接,亲切握手,相互彼此尊重。让我们将眼光再投射到遥远的诸侯纷争、战火频仍的春秋时期。去领略下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婴的外交风采(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学生回答)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学生猜测)

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

小结: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板书:使楚)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课件:春秋形势图)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小记者呢?(耳聪、目明、嘴勤、手快)

二、初读感知,走近晏子

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能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读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做上记号。

3.交流不理解的词句意思。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5.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潜心体悟,研读晏子

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组合作学习,课件提示:(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课件)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现在楚国要晏子钻狗洞,那么( )。

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让我们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2、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国的小记者,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学生自读、自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

四、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各位小记者,我们的报道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齐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夸夸我们晏子大夫吗?

五、小结延伸,积累运用

我们这班小记者在这次随访中表现出色,就连智慧超人,能言善辩的晏子也不住地点头称赞。

(课件演示)晏子捋着胡子,高兴地说道:“你们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聪、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们现在刻苦努力,多加锻炼,将来必成大器。再过几天,齐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国,诸位还愿意随我一道出访吗?回去后,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国的相关资料,做好出访前的准备。

 

 

板书设计:


11. 晏子使楚

侮辱

晏子           楚王

反驳

  不敢不尊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