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教师观念更新与教科研能力提高的需要。针对群文阅读课堂实际操作策略略谈几点浅见。
一、领会课标精髓,编写导学案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某一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建议。精心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建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拓展教材,编写校本教材。
近几年,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 “学课标、用课标、考课标”的活动,促使教师对课标熟记于心;根据课标要求编写导学案,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抓手。同时,对于增强教师把握课标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对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二、固定时间阅读,指导阅读方法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本的阅读远远不够,语文教师每学期应给学生推荐一组适合其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好书,尤其是《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充满正能量。学生读来震撼人心,激发斗志。
作业量越来越大,几乎没有时间阅读。学校规定自习课,让学生集中阅读,任何学科不得占用。阅读时间固定,便于学生沉下心、静下来、读进去。阅读初期,以略读为主,浏览文本内容,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主旨。第二阶段,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若想提升阅读效率,则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可從阅读书目推荐、摘抄笔记、习作与感悟记录等方面入手,精读时圈点批注勾画,对重要内容或精彩之处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悟。学生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加之不懈努力,阅读量定能呈几何倍增。
三、构建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方法与品格四个方面,而且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又具有独特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设计。
首先,围绕议题选择同题材的阅读材料,结合单元要求,整合阅读资源,编写群文阅读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分两个层次,基础层与能力层。基础层指知识点的设计,这是阅读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备课期间,对教学内容、课堂流程等进行设计,包括字、词辨析、语句理解、文学常识、主旨大意等,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
在知识基础上再进行能力设计,教师设计主问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既有经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阅读能力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提升。
基于以上设计,构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分为两个课型:基础自清互查课和深层合作探究课。
课堂上独学基础,群学探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独学基础知识部分,解决生字词、文学常识,理清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解决基础问题之后,深层探究,在多篇文章的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发现异同,或赏析语言,或感悟情感,或分析写法,或拓展延伸,或总结规律。

发表评论